2007年1月30日星期二

談地鐵(二) - 可持續巡視之業務

基本業績
地鐵有多好,最直接是觀察地鐵的基本業務:地鐵。

載客量:

2000 地鐵:767,416人次、機場快線:10,350人次
2001 地鐵:758,422人次、機場快線:9,024人次
2002 地鐵:777,210人次、機場快線:8,456人次
2003 地鐵:770,417人次、機場快線:6,849人次
2004 地鐵:833,548人次、機場快線:8,014人次
2005 地鐵:857,954人次、機場快線:8,492人次
2006 地鐵:866,753人次、機場快線:9,577人次

自2004年,地鐵載客量提升至80萬人次水平,相信是受惠於旅遊業。雖然地鐵人次升幅不大,只有1.026%,但不得不留意其機場快線之升幅。2000年機場快線新糞坑,載客量自2000年一直遞減。自2004年受惠旅遊業之餘,相信今年和國內商業活動及大型展覽有關,06年達12.78%之增長。可見06年基本收入將會更勝舊年。

「平民可持續巡視之業務」股份
筆者喜歡"tangible"股份,如零售股,大快活轉型後業績會否有驚喜?去品嘗一下便知 (轉型之前之後都嘗過最好)。Giodano盈利會否有增長?Giodano Ladies非常成功啊!看周生生,看是否自Disney泡沫爆破後,中國人對金失去興趣?可知新港中心的周生生於05年無人問津?今時今日呢?這些都是只要肯走落街留意下便可以知道。筆者稱她們為「平民可持續巡視之業務」之股份。其他股份,筆者無本事去巡視其廠房設施、營運數劇或與管理層見面。

筆者觀察地鐵,感覺他們是非常進取的一群。上蓋物業、廣告收益不用說,較少人提的是他們不斷改善空間運用,增加商舖,這豈不是用不著分析師來告訴大家的利好因素嗎?

還有一點就是,不要只看載客量上升,地鐵對控制班次密度之掌握簡直是爐火純精!筆者常於平日非繁忙時間乘地鐵,但車箱內乘客一點也不少,雖不及繁忙時間之賓虛場面,但想坐亦不易。可見的是,成本效益非常之高。更不用提夏天引用自然風,節約開冷氣之成本。

(利益伸報:筆者持有地鐵公司(66)及周生生(116)之股份。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