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12月13日星期三

陰陽燭圖簡介 (給初學者) 及 即時應用:建滔積層板

筆者經常用到陰陽燭圖,應初學投資既朋友所示,在此簡介一下。傳統圖表用柱形圖 (或稱棒圖)。西人最常用既係OHLC (Open開市價、High全日最高價、Low全日最低價、Close收市價),左邊橫柱為開市價、右邊則為收市價。OHLC之開市收市一左一右,唔夠「腦朋友」(brain-friendly)。要知當日收市高於還是低於開市,要於腦中作左右比較,個別一兩日走勢還不覺怎麼,但一幅一年期既日線圖就會睇死人。而發源於日本人既陰陽燭圖就簡單直接得多,陽燭代表收市高於開市,陰燭代表收市低於開市。見下圖:


建滔積層板(1888)上板短短四日,無走勢線分析之可能,更不足日數以作計算MACD、Slow STC、DMI、RSI等指數。但係陰陽燭圖卻對賣買去向有所啟示,雖然四日新股,難以作推測,都即管試下、玩下,做下實例都唔錯:


上圖所見,已反影高位暫時推盡,由招股價至現價已見鑊利,散戶回套再抽新股唔奇。

「射擊之星」出現於上升趨勢,實體極短,陰陽不拘,上影線長,無下影線 (或甚短之下影線,故筆者稱上圖第三枝燭為「近似射擊之星」)。出現「射擊之星」,反影上升持久力弱,後市將見頂回落。結果第二日已出現回落,且形成下一個唔靚仔形態!

「黃昏之星」出現於上升趨勢,以三枝燭成立,結構較複雜,此不作詳細解,總之類似上圖之形態,第二枝唔一定要係「射擊之星」,只要實體短便成立。加上以下加強形態之因素,淡上加淡:
  1. 「黃昏之星」第一枝 (12/08)同第二枝 (12/11)實體之間有裂口。
  2. 「黃昏之星」第三枝 (12/12)之收市價深入第一枝 (12/08)既實體區間。
不幸中之大幸係「黃昏之星」第三枝 (12/12)既成交量係減少左,即係話第一枝陽燭(12/08)都有番D料到,短暫跌得咁上下,將會有番D支持。

沒有留言: